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陈冠希在晒一条井号毛巾。
这个毛巾的牌子叫三利,是一家非常低调的老牌国企,虽然多年来销量一直是国内毛巾行业前三,但以前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宣传声势。
今年三利想走年轻化路线,所以就推出了这么一条印着话题符“#”号的毛巾,没想到连陈冠希都来秀。 继续阅读“艳照门马上要十周年了,你现在能接受陈冠希了吗?”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陈冠希在晒一条井号毛巾。
这个毛巾的牌子叫三利,是一家非常低调的老牌国企,虽然多年来销量一直是国内毛巾行业前三,但以前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宣传声势。
今年三利想走年轻化路线,所以就推出了这么一条印着话题符“#”号的毛巾,没想到连陈冠希都来秀。 继续阅读“艳照门马上要十周年了,你现在能接受陈冠希了吗?”
知道《破产姐妹》被砍,我一点不震惊,不难怪,不感伤,也毫不意外。这部剧每况愈下,收视率一年不如一年,每年都会有即将被砍的传言,今年终于屠刀落下,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不但不感伤不意外,相反我还感到挺高兴的。不是存心冒犯《破产姐妹》的粉丝,毕竟我也曾经短暂地喜欢过这部剧,多少也算是个粉丝。 继续阅读“破产姐妹啊?砍得好,大快人心。”
在知乎上,经常有人询问,该如何提高生活品位,过有品质的生活。
这些问题隔三差五地出现,充分说明了两件事: 继续阅读“好品位其实没有什么诀窍”
最近和一个做音乐剧的朋友闲聊,得知百老汇音乐剧《魔法坏女巫》(Wicked) 正在国内上演,北京上海广州都有演出,我非常激动。
在纽约,我把这部音乐剧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很想把它安利出去。 继续阅读“我打算请几个人去看百老汇音乐剧。”
作为两大文化流派,英语系和法语系一直在暗中别苗头,互相不服气。虽然法语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比不过英语文化,但法国人内心那点优越感还是根深蒂固的。
只是如今民粹势力来势汹汹,旧的全球化秩序眼看要土崩瓦解,争风吃醋暂时就先放一边。 继续阅读“马克龙赢了,最不高兴的却是美国人”
90岁高龄的平鑫涛老先生得了重度中风和老年痴呆症,和他相伴五十年的琼瑶希望医生尊重他的个人意愿,不做任何插入式治疗,让他能够自然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平鑫涛和前妻生的子女,则坚决主张给父亲插上鼻胃管延续他的生命,认为只要父亲还有百分之一生还的希望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去抢救。 继续阅读“你可能误解了琼瑶,和她79岁的少女心”
刚去美国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要去cruise,一开始不知道cruise是什么意思,看到对方一边说一边脸上带着神往的表情,还以为是某种秘不可宣的隐秘小众派对。
后来才知道是我想多了,原来cruise就是中文里说的游轮。 继续阅读“一艘在公海航行的游轮,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的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以后无论你去了哪里,巴黎都会一直跟着你。”
这句话让很多人心有戚戚焉,大概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有这样的特点:它们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你的口音和喜好、改变你的气质和习惯,乃至重塑你的个性、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继续阅读“为什么说北京才是最像纽约的中国城市?”
昨晚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出炉,有些人担心的极左和极右对决的局面没有出现,票数分布完全符合选前各个媒体的民调:代表中间力量的伊曼纽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得票第一,极右翼的玛丽·勒庞得票第二。
这两个人将在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决出最后的胜负,而传统执政的社会党和共和党候选人则都被淘汰。法国的政治版图已经开始改写。 继续阅读“来,我们认识一下这个可能即将改变世界的7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