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生命逝去,让人悲愤。但是亲爱的朋友们,请冷静。偷车杀婴毕竟只是个体犯罪行为;借此炒作固然令人不齿,但相信只是一时愚昧,绝非冷血到不可饶恕。这么多人牵挂关心,足以证明这个世界并非无可救药。悲情不必刻意渲染,愤怒不要肆意放大,不要让黑点挡住你眼前的光,重要的是想想如何吸取教训。
分类: 议论
屌丝问题
屌丝问题,我同意冯小刚。他或许不懂这个词背后的自嘲,但这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没下限的自嘲本质是一种精神毒素,消解了向上的动力。虽然有时这时代看不到出路,但总不能别人当你是猪,你就就势在泥水里滚。一个有骄傲感的人,是不会允许自己使用这个词的,而这样的骄傲感,是年轻的你最大的财富。
澳网女单决赛结束,打败李娜的阿扎伦卡哭成了泪人
澳网女单决赛结束,打败李娜的阿扎伦卡哭成了泪人。那一刻,我突然喜欢上了这个姑娘。那之前的24个小时,她经受了太多的煎熬。半决赛的伤停事件,让她被所有美国媒体口诛笔伐。决赛上,裁判,观众,都没有站在她这边。但她都经受住了。为李娜喝彩,也为打败李娜的阿扎喝彩。 继续阅读“澳网女单决赛结束,打败李娜的阿扎伦卡哭成了泪人”
上微博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几点
上微博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几点:保持热血,但警惕民粹;对看到的任何信息和新闻保持质疑;对经常口出秽言、内心偏执狭隘的人,远离之;保持开放的心胸,尊重不同的观点,但和自己的基本原则与底线相差太远的人不关注也罢;应该多关注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绝对能受益良多。
世界的融合早就超出我们的想象
有次在柏林一个地铁站排队买票,一个德国老太太用中文对我说:我有急事,能不能让我先买?还有次在纽约地铁,听到旁边的白人在唱「北京欢迎你」。世界的融合早就超出我们的想象。
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
所有的讨论都应该基于这样的前提: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就象纽约不只是纽约人的纽约,巴黎不只是巴黎人的巴黎。只有具备如此胸襟,才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否则就算有世界最高的大楼、最先进的地铁和最繁华的街区,你的城市骨子里也还是个县城,而你骨子里仍然是个小市民。
每一个反社会的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受难的灵魂
造成28人死亡的美国小学枪击案凶手兰扎只有20岁,父母离异,严重自闭,他的人生就像一个隐形人:不上Facebook,在学校不和任何人说话,没人知道他的生活发生过什么,就连毕业纪念册里他的那页也是一片空白。每一个反社会的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受难的灵魂。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沉默自闭的人,善待他们吧。

这样的传统却让上海成为全中国最排外的城市
几百年前没有美国,从世界各地漂泊而来的人在此落脚,这样的传统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包容的国家,不论血统种族人人生而平等。几百年前今天的上海也不存在,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全国各地漂泊而来的人在此落脚,这样的传统却让上海成为全中国最排外的城市,外地人备受侮辱备受歧视。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时候有大量像村上春树那样描摹城市和现代人的文艺作品获得国际认可
现阶段中国获得国际认可的文艺作品大多是乡村题材,几千年农业文明是创作的宝库,莫言和张艺谋本质上都是农民,他们擅长的是呈现让西方惊叹猎奇的东方乡村世界。而中国的当代城市题材还相当孱弱,什么时候有大量像村上春树那样描摹城市和现代人的文艺作品获得国际认可,我们的文艺才真正具有现代性。
社会化媒体有两种流派
社会化媒体有两种流派,一种是强社交属性、弱信息传播的Facebook模式,一种是强媒体属性、弱社交属性的Twitter模式。微博以Twitter为范本,但在社交互动上做得比Twitter好得多,等于是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所以能成功。不过从历次改版能看出,新浪有意在淡化微博的信息发布功能,转而向Facebook靠拢。